便携频谱仪操作使用时需注意设备连接、参数设置、扫描与分析、显示调整、数据记录、清理保养、安全操作及特殊场景设置,具体如下:
设备连接:
确保便携频谱仪已充电或安装好电池,并处于开机状态。
使用合适的射频线缆将待测信号与频谱仪连接,确保连接稳固可靠。
根据需要连接天线,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和接口。
参数设置:
频率范围: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中心频率和带宽,以观察特定频段的信号。例如,测量Wi-Fi 2.4GHz信号时,可设定起始频率为2.3GHz,终止频率为2.5GHz。
分辨率带宽(RBW):较窄的RBW(如10Hz-1kHz)用于测量窄带信号,提高频率分辨率;较宽的RBW(如100kHz-1MHz)用于快速扫描宽带信号,提高测量速度。
参考电平:设定合适的参考电平,以确保信号不超出屏幕范围,避免过载或失真。例如,测量-30dBm信号时,参考电平可设定为-10dBm。
视频带宽(VBW):用于平滑显示曲线,降低噪声。可根据需要调整VBW值。
扫描与分析:
使用频谱仪的扫描功能来监测并显示当前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强度和分布情况。
观察频谱仪的显示屏,分析各个频率的信号强度和分布情况,以识别不同的信号源并确定其特征和属性。
使用标记(Marker)功能定位频率点,读取功率值(dBm)。
对于复杂信号,可使用平均扫描(Averaging)功能来降低噪声,提高测量稳定性。
显示调整:
根据需要调整频谱仪的显示设置,如图像亮度、对比度、颜色模式等,以获得更清晰和易于阅读的显示效果。
在双迹线模式下,可通过标记选择感兴趣的频率,便于分析。
数据记录:
使用频谱仪的数据记录功能来保存扫描结果和数据。
频谱仪通常可以通过USB接口或无线连接与计算机或移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存储,便于后续分析。
清理与保养:
使用频谱仪后,将其关机并断开电源。
定期清洁频谱仪的外壳和显示屏,避免灰尘和污垢堆积。
注意避免强烈的物理冲击和水分进入频谱仪内部。
安全操作:
避免与高电压设备接触,以防触电或设备损坏。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或潮湿的环境中,以防影响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特殊场景设置:
干扰排查:当频谱仪和有源方向性的天线结合使用对干扰进行追踪定位时,可将频谱仪调谐到目标干扰信号的中心频率,解调带宽必须大于等于干扰信号的带宽以获得最大灵敏度。同时关闭自动频率控制和手动增益控制,开启均值检波器以提高稳定度。
邻近信号分析:当干扰信号与有用信号相邻很近时,可将接收机设置于有用信号的中心频率,扫宽设为10MHz,使用缩放功能突出中心频率以外的频谱峰值。